其他
周学农:佛教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丨沙龙纪实
5月20日下午,由北大哲学系周学农老师主讲的通识教育沙龙在人文学苑成功举办。周老师与来自不同院校与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畅谈,话题涉及周老师开设的“坛经”通识课程、佛教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以及从怎样的角度看待宗教等问题。
沙龙的开始,老师与同学们谈到了佛教理论中一些有特点的思维方式。比如关于因果的问题。佛教认为,人们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之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原因有善恶之分,结果有苦乐之别。虽然个人对于“苦乐”的感受带有主观性,但佛教认为一切根本上都是痛苦的。这是佛教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起点。对于痛苦原因的追问,佛教总体上又比较倾向于自身和内心的方向。这种理论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向的,一方面促使人向自身寻求答案,另一方面也回避或者说转移了许多问题,不能从单一的角度笼统看待。
至于这样的说法是否属于“宿命论”,周老师认为,如果“宿命论”指的是我们正在和将要经历的一切都是早已被安排好的,那么佛教的因果理论与此明显不符。如果从更加宽泛的角度来讲,佛教无疑又承认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曾经做过的“因”所导致。另外,佛教因果理论的主要功能,是用过去的原因来解释现在的情况,而不是用于预测未来。
这时,有同学就个人的读书经验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即在读《坛经》或奥古斯丁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后者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如何对待阅读宗教或哲学著作中出现的这种差异?周老师对此解释道,有的人倾向于用思辨性的语言说话,有的人适合比较平易的理解方式,这是有个体性差异的。比如《坛经》本身就不是一本以概念辨析或者逻辑推理为特色的书。有兴趣的同学如果想深入了解,也可以去找一些带有强烈思辨性的佛教经典来阅读,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思维与写作风格。
周老师认为,无论佛教还是基督教,它们所讲述的道理以及讲述道理的方式,本身都带有鲜明的宗教特征,而不同立场的人,又会以不同的方法和态度看待宗教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经引述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众人视各教皆真,哲人视各教皆妄,官人视各教皆有用”。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一方面要对立场和态度问题保持清楚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尝试转换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对于个人来说,有些人在接触中受到宗教信仰的强烈影响,以至对其本人的思想发生塑造的作用。有些人则是带着自己明确的主观性,有意识地去改造某种宗教信仰。这两种情况的例子,俯拾即是。如果从学习研究的角度,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尝试去广泛地接触和比较。避免材料和信息来源的单调性,是我们深入理解宗教问题的重要保证。西方宗教学研究有一句名言,叫做“只知其一,则一无所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宗教的本土化。还是以佛教为例,佛教的理论和信仰由简单到复杂,有人认为这是走向精细化,有人则认为是退化的表现。周老师觉得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宗教传播和信仰人群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随着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信仰者的加入,简单的信仰形态一定会发生转变,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短短两个小时的讨论,让同学们对佛教在某些问题上的思维特点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也在宗教研究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启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关注周学农老师开设的“坛经”及其它课程。
凌峰 编辑 / 肖京 校对